当前位置: 中共绩溪县委党校 > 文章详情

探析文化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 ——以徽州文化为例

作者: 王超 文章来源: 点击数: 209 更新时间:2024-4-1 14:53:30

中共绩溪县委党校  王超

摘要:在当代,文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与源泉。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型代表的徽州文化,其蕴涵深厚传承千年历久弥新,为探寻经济与文化内在联系,本文通过对文化作用于经济的影响,具体就徽州文化对经济的影响进行阐述,研究其赋能徽州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徽州文化 文化经济学 文化产业 现实路径

一、文化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文化与经济一直都是相互交织、密不可分的,然而两者从未像当今如此紧密关联。一个国家、地域的文化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经济模式。在人类历史中,文化与经济一直相互影响,其根本缘由在于文化在形成之后具有相对独立性,或领先于社会或落后于社会,从而对经济产生影响。

以中国古代社会为例,从秦代商鞅提出的“事本紧末”的观念开始到明朝“重农抑商”政策的强化,在中国古代历朝历代都以“农本商末”思想为主旋律。如儒家就一直秉承“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一论点,将道德与商业进行捆绑。此后,社会主流思想一直认为“义”和“利”不能共存。文化上对经商行为的看轻与蔑视导致了人们失去了经商的动力,从而阻碍了商业经济的发展。

二、传统徽州文化引领徽州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发源于徽州地区的徽州文化一脉相承并推陈出新绵千年有余,是徽州地区劳动人民所创造和积累的文明成果,是我国三大“区域文化显学”之一,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内涵丰富、积厚流光,是中国传统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其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汲取养分、革故鼎新,形成独有的“徽派”体系。

传统徽州文化的内蕴由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组成。其物质文化方面有家喻户晓的“笔墨纸砚”文房文化,以臭鳜鱼等闻名于外而“独树一帜”的徽菜文化,有“技艺精湛”的雕刻文化,有“小桥流水桃源家,粉墙黛瓦马头墙”的建筑文化等;其精神文化方面有“诚信守约”的徽商文化、“雅俗共赏”的书画文化、“源远流长、兼收并蓄”的徽剧文化等。这些烙印着徽州文化的地域特色文化一直在徽州大地广为流传、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徽州人民的方方面面,为今人所广为知悉徽商、徽派学者就是其直观体现。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深层推动力,并渗透在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无论是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对经济发展都有巨大的意义。在徽州文化的孕育下,出现了以“红顶商人”胡雪岩,“剪刀商人”张小泉、茶商吴荣寿等为代表的著名徽商,出现了以皖学大师戴震、中国铁路事业创始人詹天佑、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教育家陶行知、山水画家黄宾虹等为代表的著名学者。徽州地区之所以在过往能涌现出如此多著名学者及徽商人物,徽州地区经济在过去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就和成果,这与徽州文化是紧密相关、密不可分的。

徽州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且吐故纳新,尤其是其中的新安理学和徽州朴学自成理论体系,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徽州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徽学”研究得到进一步的深入,徽州文化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增添了新的内涵,焕发了新机,建构出如今体系完备的徽州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利用好徽州文化的社会价值将会使徽州文化的丰富内涵实现新的时代价值,孕育新时期的徽商和徽州学者,促进新时代徽州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三、徽州文化赋能徽州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

(一) 学习掌握文化经济学理论,构筑徽州文化经济思维

文化经济学是一门基于经济学视角研究文化作为商品或文化附加于商品上的学问。文化经济学的提出,是对现代社会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普遍的经济事实的回应:即文化产品的生产与服务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经济事实。文化经济学中的文化价值是以知识创新为前提,以文化对商品的价值塑造和服务增值为目的,着重强调了文化创意在生产消费中的重要作用,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次赋能产业发展。

1.理论意义上,文化经济学将实现对文化产品价值的重新定位。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模式的改变与新增,如网络直播授课模式。对此,传统的经济学已经不适合解答新出现的这种文化经济行为,这种新行为以创意为支点,结合网络市场,这已经脱离了传统的经济模式,从而使得人们对其文化产品价值无从准确定位。这迫需人们以文化经济学来给予文化产品的精准定位。

其次,“文化产品如何实现其市场价值”等问题使得人们急需利用文化经济学来重新定位文化产品的价值及赋予其长久的市场生命力。其中,作为现今深受人民喜爱的大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网络短视频文化具有鲜明的代表性:一是网络短视频的估值层次不齐,有的未被发掘出本身价值,使其定位极其低下,有的却远超短视频创作本身的价值,使其定位虚高浮夸。且由于这类短视频的知识产权价值不因时间的增加或减少而增减,所以传统经济学理论中的劳动时间投入已无法解释和计算这类短视频创作的实际价值。二是网络短视频的附加产品和衍生效应价值差异巨大。一方面,有些网络短视频“火了”之后,在流量效应下,短视频的背景音乐、视频剪辑等不断的被挖掘出新的价值,引起跟风;其作者跟着具有了文化价值效应,进一步的可进行网络直播带货,实现文化产品衍生价值的进一步变现;甚至更进一步,有的短视频作者从普通大众直接摇身一变为娱乐圈的明星。同时存在的是,有些未被发掘价值的好作品却无人问津。

2.实践意义上,其一是将赋能文化经济迭代发展,促进创意共同体蝶变。一方面,网络短视频创作作者、网络主播、场控人员、APP创作程序员和视频剪辑人员等创意主体兼具消费和生产的属性。另一方面,劳动力角色的定位更加复杂多样化。在传统经济学中,劳动者大多从事单一的社会工种。而在文化经济学范畴中,劳动者的角色更加多样化。如上文所说的短视频创作,根据不同的短视频制作需要不同的技能,就其大致共同点而言创作需要主体的表演技能、镜头视角的审美力、视频剪辑、配音等,还需要内容创作的创意、撰写解说词、培育团队、账号维护、媒体投放等多重技能。

3.实践意义上,其二是将加速文化产业建设。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传统故事与文化特征在几千年的流传发展下灿烂若星河,作为地域文化的代表,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徽州文化亦是星河中最耀眼的那颗之一。而具有中国民族特色气息的文化产品将赋予商品与服务新的生命力让中国故事与产品在新时代的创新下熠熠生辉。如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皮影戏通过新时代的灯光舞台的塑造,呈现的视觉效果更胜过往,让观者都惊为神作,这就是古老的文化技艺与新时代的科技融合创新而碰撞出来的火花,是中国特色技艺通过创新打造出的成功例子。这就是文化与产品以文化经济学为桥梁,将文化附加于物品与服务之上,打造出鲜明的文化品牌和文化特色产品,从而塑造出具有重大影响的中国文化品牌形象,加快文化产品的发展,加速文化产业建设。

为此,需要我们构建徽州文化经济思维,剖析千年徽商与徽州文化发展的内在关系,探寻徽州文化经济的发展规律,融合文化内涵、经济模式与创意思维,赋能徽州地区文化经济实践。

(二)转变陈旧观念,落实新发展理念,培育壮大文化经济市场主体

新时代的徽州文化需要我们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这需要我们转变传统陈旧观念,抛弃其中的糟粕,吸取精华与新发展理念融合,赋予徽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以指导徽州地区的经济发展。

首先要加快转变古徽州遗留下来的一些陈旧观念。一是转变“二人合伙不如一人搭灶”的单干思想,赋予开放协作的共赢思想。二是转变等、看、跟的一味求稳思想,赋予稳中求进的先机意识,一方面需要以开放的意识紧跟江浙沪等发达地区的步伐,另一方面更要有开阔的眼界、创新的思维,勇于迸发出明清时期的徽商大胆地走在时代前列的朝气来引领发展。三是转变传统的“靠山吃山、就地取材”的思想,树立绿色、协调发展理念;徽州自然资源丰厚,但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且易造成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转以徽州文化产业经济为导向,如打造徽菜产业链,徽菜文化旅游节等文化产业项目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四是转变“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的守成思想,赋予创新理念及逆水行舟做大做强的自我革新精神。

其次我们还要充分认识到,经济运行的承载实体是市场,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重中之重。所以要高度重视支持各类企业发展,积极帮助企业解决融资等各方面难题,为发展壮大文化经济市场主体保驾护航;要持之以恒合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落实减税降费减租降息等各项纾困惠企政策;要将徽州文化中思想精髓融入民众的理念认识之中,让民众在劳动服务、生产生活之中感受到徽州文化的经济社会价值,从而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创业创新的动能与热情。

(三)打造徽文化产业,释放激发徽州文化生产力

经济的发展与文化密不可分,文化潜移默化影响着经济发展的轨迹。徽文化典型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其文化产品具优势明显,特色鲜明且潜力巨大,但其开发程度较低。因此有必要在构建徽文化经济思维的基础上,将其融入各行业、各领域、各阶层,制订出徽州地区所需要的文化生产基础设施投资政策、标志性文化产品的开发政策、城乡公共文化产品开发政策、商业文化合作政策,以此为突破点打造特点鲜明的徽文化产业,激发出徽州文化应有的创造力。

文化产业是在文化与经济融合为一体化的潮流下逐渐发展衍生而来的,是以文化作为独立商品或附加于传统商品之上进行市场流通的经济行为,主要特点是以文化融入产品,以文化服务市场来获取经济收益的一种新型产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文化消费需求也随之提高,此外,文化产业的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趋势,其对自然资源的浪费几乎可以省略不计,这点也正符合工业相对落后的徽州扬长避短,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充分利用自身璀璨的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发展徽文化产业。同时,有着14亿多人口的中国拥有广阔的文化产品市场,有着巨大的文化消费市场潜力,且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文化精神方面的消费需求也在同步增长。对于这个中国新兴的朝阳产业,《“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就“推进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从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加强文化科技创新和应用、构建创新发展生态体系四个方面做出了部署和安排,为我们走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之路指明了路径、规划了举措。这需要我们按其要求遵照实施,对文化产品市场进行深度调研,激发企业的文化产品创新水平,利用徽文化的先天优势积极抢占市场高地,以打造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着力让徽州文化产业化、文化产业科技化、产业集聚股份化、产业结构链条化、文化产品数字化、产品营销网络化、市场营销分众化、国际化,学会深度应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超高清、物联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将徽州文化的知识精华进行跨时空的时代化、信息化创新,赋予建筑、雕刻、书画、徽墨、徽菜、工艺、表演、游乐等文化产品以现代科技元素,实现徽州文化创意的数字化、版权化、跨界化、集约化、全球化,增进绩溪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推进徽州文化与社交电商、网络直播、短视频等在线新经济的紧密结合,熟练运用流量转化、体验付费、服务运营等文化经济新模式,加快线上演播、数字创意、数字艺术、数字娱乐、沉浸式体验等新型文化业态发展;着力不断完善“云、网、端”通用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文化事业部门与文化企业单位合力打造集徽州文化知识理论、产业产品、景区景点、旅游电子地图查询、电子商务、行政管理等学、研、产、商、管一体化的线上线下展示交易综合服务智慧平台,拓展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激发文化消费需求,让徽州文化产品适应现代人的消费感知与消费需求,构建起徽州文化产品产、供、销产业链条,从而为徽州文化产业带来现代活力、广阔市场和稳定收益。

(四)加快徽州文化人才的培养,走好文化创新发展之路

二十大报告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随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人们更多的财富转向非物质的精神消费,而精神消费的文化产品需要专业人才的创新与创造,为此要加快徽州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壮大,及时获取和运用文化产业领域的科技研发成果,走好文化科技创新之路。

在徽州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壮大上,一要制订专门的人才政策与培养规划,设立人才自主培养成长资金。二要建立健全徽州文化人才的发现、吸纳、使用、成才的全链条健康成长机制,在识别选拔、教育培训、引导服务和管理评价等重要环节,营建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环境土壤以造就徽州文化人才不断涌现的生动局面。三要充分利用高校高职、科研院所、专业机构、以及民间组织在徽州文化人才培养壮大中的中坚作用,及时可持续地为徽州文化事业的兴盛和文化产业的繁荣输送合格的专业人才。

经济发展史表明,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文化因素。徽州文化作为徽州地区土生土长的地域文化,徽州经济社会的发展深受徽州文化的影响,徽州文化应当成为徽州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源。做大做强徽州文化经济是一项内含政策导向、产业规划、人才资本、运行机制、市场监管、绩效评价等众多生产要素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我们统筹兼顾、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我相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科学指引下,在徽州人民的团结奋斗中,徽州文化必将在谱写徽州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美好篇章中溢彩生辉!(编辑:王超;审核:童珊、方国红;终审:胡亦萍)   

参考文献

[1] 解析文化经济学的赋能路径[J].桑子文.中国国情国力. 2020(08)

[2] 论文化对经济的影响[N]. 齐丽斯. 现代经济信息. 2013-03-08(05)

[3] 浅议徽州文化的传统内涵与当代价值[J].吴帆.汉字文化. 2022-08-25(16)

[4] 加快建设“民族文化强区”[N].宾阳.中国文化报. 2015-11-05(001)

 


  版权所有 Copyright [中共绩溪县委党校]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安徽省绩溪县 邮编:245300 电话:0563—8162971
备案号:皖ICP备14022642号 皖公网安备 34182402000104号